(四)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有机结合起来,先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努力探索统计改革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成熟一项,推行一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
(五)整体协调、信息共享。正确处理政府综合统计与政府部门统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内各专业统计的关系。在完善监督、加强统计管理的同时,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支持相关部门依法加强统计工作,完善部门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建立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政府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统计新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进行企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
从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组织模式、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出发,按照企业“一套表”的思路,将现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多头布置给企业的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归并,适当增加能够反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的统计指标,精简重复、作用不大和基层填报又特别困难的统计指标,统一相关专业的调查范围,形成新的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今年先选择绍兴市进行企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对规范专业统计范围、实现“网上报送、在线处理”和信息共享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索,为推进我省统计制度方法整体性改革积累经验。
(二)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研究完善国内生产总值分产业部门计算方法。在工业、投资等主要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开展省本级当季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研究。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测算方法。统一和规范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加强省与各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衔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质量。完善所有制测算方案,继续按年度测算国内生产总值分所有制数据。
(三)确保实现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的平稳过渡。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从2004年起正式实行新的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通知》精神,认真搞好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农业发展速度的试算与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工业现价产值统计,完善增加值统计,做好大中型企业按行业小类填报分行业产值的工作,加紧对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改进农业总产值、农产品产量统计工作。考虑到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研究的时间较短,明年继续保留一年按1990年农产品不变价格计算农业产值统计,以便进一步进行比较研究。
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农业产品价格统计工作。完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加强工业品价格数据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建立农产品价格调查制度,规范农产品生产价格统计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