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把实施强校工程的过程当作推进高等学校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过程。要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校,全面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要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秀管理干部队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确保强校工程的扎实推进。
(五)加大对强校工程的支持力度。省专项建设经费将围绕强校工程的实施进行安排,同时将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各高等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工程的投入力度,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六)实施强校工程,重在落实。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明确的工作责任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把强校工程的各个项目指标进行分解,逐项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并要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按要求、按进度、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各高校实施强校工程的工作方案要报省教育厅备案。省教育厅要建立定期检查强校工程实施情况的制度,把强校工程实施的情况作为评价校长和学校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校长的任期考评和对学校的年终评比结合起来,同对学校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挂起钩来,使强校工程的各项要求切实得到落实。
关于在全省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的意见
(省教育厅 2004年2月)
根据《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晋政发〔2003〕23号),现提出在全省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科教兴乡、兴县,就是大力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动乡、县的小康建设,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成人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为重点,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智力和技术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的目标任务是:
(一)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98%以上的行政村无青壮年文盲,各类学校中都有省级以上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