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旅游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大发展,必然需要资金大投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依靠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引进外商资本、民间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大力吸引外商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投资旅游区(点)建设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采取“建设——经营——转让”(BOT)、“转让——经营——转让”(TOT)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旅游业的渠道。鼓励各类旅游区(点)通过租赁、拍卖、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吸引省内外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经营旅游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引导旅游企业采用股权置换等方式融资。重信誉、讲诚信,严格依法办事,遵守合资合作经营的各项规章和制度,为吸引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强化政府扶持资金在市场开拓、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应视财力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宣传促销、项目扶持、规划编制等方面。用于资源开发性项目的扶持资金,除贴息资金外,必须坚持市场运作、有偿使用、滚动发展。要重视支持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抓好旅游扶贫。
建立完善立体化、全方位旅游快速通道。加快济南、青岛等重点机场的建设,努力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增加我省航空运输通道。采取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来我省开辟航线。争取全面开通与国内省会城市、旅游热点城市以及沿海、沿江、沿边等开放城市的直飞航线。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发展海上旅游,尽快开通我省沿海城市间、我省与国内主要港口城市和通往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游船、豪华游轮。增开旅游列车和假日旅游专列,加快通往旅游区(点)干线公路的配套建设,增加旅游区公路的通达深度。
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建立健全旅游统计体系、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和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提高旅游办公自动化及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旅游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进网上查询、预订和结算。加强旅游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招展客源市场
积极实施市场开发战略,确保客源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大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近距离市场的开发力度,努力开拓北美、西欧等重点市场,积极开发南亚、独联体、东欧、澳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东北三省及我省周边地区为重点,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构建“鲁日韩”旅游金三角、鲁苏浙沪、环渤海经济区旅游联合体。大力实施“山东人游山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