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
 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
 (云发[2004]5号 2004年1月16日)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产业。畜牧业承担着城乡居民主要食品生产,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拉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皮革等行业,增加就业的重要任务。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精神和实施好《云南省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尽快把我省畜牧业由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畜牧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产业连续24年持续发展,产品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2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235.8万吨,奶类19万吨,禽蛋13.2万吨,人均占有肉类54千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3%,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29%来自畜牧业,畜牧业增加值占我省GDP的5.6%,是我省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五大产业之一。畜牧业的发展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繁荣市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迫切要求畜牧产业实现根本性转变。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省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畜牧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客观必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我省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我省畜牧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抢抓机遇,不断适应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变化,努力增强我省畜牧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克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体系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饲养业整体水平不高,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龙头企业不强,产业链短等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畜牧业发展新突破,是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把畜牧产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国家“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使畜牧业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