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枯水期能源生产及供应工作的通知
(川府函[2003]259号 2003年11月13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能源需求急剧增加。据预测,今冬明春枯水期全省电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天然气、煤炭供应存在不同程度缺口。电力等能源供应已成为影响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今年我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投产较多,新增用电负荷特别是高耗能企业用电负荷增长较快,而新增装机容量少且大部分为无调节能力的水电,使电力供需缺口增大。根据电力电量预测分析,全省今冬明春枯水期(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在保证电煤和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缺电程度将比去冬今春枯水期更加严重,预计最大负荷缺口将达200万千瓦左右,日最大电量缺口达4000万千瓦时。二是煤炭。2003年全省主网电厂电煤需求预计1520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增长24.6%,今冬明春枯水期日均电煤需求为5.0万吨。预计2004年全省电煤供应有100万吨缺口,计划从省外调煤100万吨弥补电煤供应缺口,其中重庆45万吨,甘肃45万吨,贵州10万吨。三是天然气。2003年天然气产量预计为106.5亿立方米,增加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由于受天然气净化能力不足的限制,2004年天然气供应基本没有增量,而新增用气量较大,加之川气东送,全省天然气供应形势非常严峻,缺口将大幅度增加,将出现以产定销局面。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的新形势和更加复杂困难的缺电局面,为确保四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面完成我省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和工业实现“双十五”的目标任务,确保明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冬明春枯水期能源生产及供应工作,决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尽力减少电力供应不足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做好今冬明春枯水期能源生产供应工作,除继续采取去冬今春枯水期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应加大电力预警预测及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各方更加密切配合,在保证电煤和发电用气的基础上,挖掘现有发电能力与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并重,优化电力调度,加强需求侧管理,使有限的电力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合理分配电量,优化用电结构
省政府按照基数不变、优化增量、确保重点、留有余地、动态调整的原则,保稳定、保发展、保重点,兼顾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制订了枯水期各地电量分配方案(附件1)。各市、州应根据省确定的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地电力分配方案。在枯水期安排电力供应时,要优先确保人民生活和特殊单位(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军事、监狱)、能源交通企业、重点优势企业、外资企业、军工企业、出口创汇企业的用电,要将电力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引导企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要促进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提高负荷率,力争将缺电影响减到最小,使有限的电力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