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关于
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3]2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经委《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战略机遇期,基本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作出了浙江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宁波市委、市政府根据省里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市实际,提出发展大产业,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了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结合《宁波市“十五”工业发展计划纲要》,特制定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一、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以及国内区域间生产要素日趋强劲的流动,经济实力雄厚的长三角将率先成为产业和资源转移的加工基地。主动融入长三角,加快建设充分利用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接轨上海成为宁波制造业发展的难得机遇。随着宁波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将呈现一些规律性特征,如市场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工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渗透作用;布局结构集群化、专业化发展;企业通过重组整合追求最优资源配置;推行绿色制造,实现资源、环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宁波制造业遵循规律,突出重点,培育优势,有序推进。
(二)现实基础
近年来,宁波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200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750亿元,居全国城市第9位,占全省2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68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9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24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39亿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居全省各市之首。同时,三大板块为主导的制造业结构初步形成。一是由石化、造纸、钢铁等六大产业群组成的临港型工业迅速崛起,在全国已有一定地位。到去年临港工业已占宁波工业增加值的18%左右。二是纺织服装、机械基础件、家用电器等传统比较优势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据统计,去年共有206只产品产销量在全国排前十名、99只产品居第一位。三是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良好,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达到增加值30%左右,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基地。
但是,从有效参与国际、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看,宁波制造业存在着较明显的机制性、素质性和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层次比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大型企业数量少;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利用外资规模不够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这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标准有较大差距的,需要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核心企业和优势主导产品为龙头,规模经济显著、竞争优势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支柱;是提高我市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
(一)指导思想
宁波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施“产业立市”战略,以持续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举,构建沿湾、沿海、沿路3大产业带;做大临港型重化工业,做优高新技术产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等3大产业群;高标准建设8大制造业基地,推进产业规模化、高度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努力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