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需的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因履行职责占用工作时间应视为正常出勤。职工方协商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除有严重过失、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经平等协商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审议和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职工)出席,表决需经到会的全体职工代表(职工)过半数同意方获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未获通过的应当重新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第十六条 集体合同应当自签订之日起七日内,由用人单位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并送地方工会或者产业(系统)工会备案。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对集体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一)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平等协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
(三)合同的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审核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工会或者产业(系统)工会的意见;审核不合格的,将异议以书面形式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双方应当就异议条款另行协商后,重新报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集体合同文本。
第十九条 双方首席代表每半年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
第三章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二十条 集体合同在有效期内,不因双方首席代表的变动而变更、解除。
第二十一条 集体合同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变更或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