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以聘用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制度,认真研究制定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积极探索建立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体制、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覆盖率。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推行乡镇卫生院“县办县管”。
(十六)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实施《
行政许可法》,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抓紧研究制订深化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的方案。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各市州也要相应制定改革方案。依法规范行政审批,健全审批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备案监管、网上审批等办法,提高行政审批的时效性和透明度。
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建设。完善办事规则和程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公务员问责制度和考核、评价、淘汰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积极推行相对集中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同一区域内的执法项目实行一级负责、属地管理,克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现象。
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抓紧研究制定机构编制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立机构编制刚性管理机制和督查机制。建立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的约束机制,实现编制到岗到人,经费与编制挂钩。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实行主要领导机构编制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四、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的领导
(十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改革的水平。各级党委要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要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善于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十八)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确保各项改革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改革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周密规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破解难题。要改进干部的评价、考核和任用机制,鼓励和支持干部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要精简会议、文件、检查、评比,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