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以马鞍山市建设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为契机,吸引国内外新材料技术成果和优秀人才进行工程开发和产业化,利用钢铁材料、磁性材料、耐火材料、环保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培育和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3.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以芜湖市的海螺型材、华亚塑胶等企业为依托,扩大化学建材生产能力,建设超薄玻璃生产线,推进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产业化。积极支持海螺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发展。
4.特种(光)电缆产业基地。以巢湖市的华星电缆、江淮电缆、新科电缆等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射频同轴电缆、智能数据传输电缆、电伴热带、防火电缆和高压交联电缆等特种电缆。以滁州市的天大集团、天康集团、安徽电缆厂、蓝德仪表厂等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光电缆产业。
5.软件产业基地。依托合肥软件园,以科大讯飞、安徽科力、合肥英图、合肥网讯等软件开发和检测企业为骨干,建设高水平、上规模的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等支撑软件,加快推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应用软件产业化。强化技术服务能力,为建设信用安徽、数字安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6.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园的基础上,建立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江中高邦、安徽绿十字公司为骨干,建立淮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增强新药的自主开发能力,加速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检测试剂的产业化,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基因工程药物及生物疫苗产品,壮大我省医药产业。
7.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利用我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选择用量大、品种独特、产地地道、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品种,在亳州市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推进中药种植产业化、规范化。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全面提升我省中药骨干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促进中药生产集团化。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中药产品产业化,创制一批中药品牌。
8.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安庆市的帝伯格茨(ATG)、黄山市的金马股份和黄山电器、芜湖市的芜湖仪表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基础,围绕江淮、奇瑞、星马、昌河等汽车企业需求,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分别培育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降低整车成本。
9.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确定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10种优势农产品,形成21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区,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发展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把传统产品做优,特色产品做强。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扩大农产品出口额,力争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与农业大省地位相适应。通过培育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改造传统农业,构建专业化、区域化现代农业的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