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抓好合肥、芜湖、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工作,激活开发区集聚功能,把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开发区;在有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有特色的科技产业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突出产业特色,集成优势企业,形成经济规模”的原则,围绕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等重点发展区域,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和建设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关键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合肥市的科教比较优势,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及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规划建设合肥科学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迈上新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二)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广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等技术在加工制造业的应用,支柱产业基本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骨干企业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应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等,重点装备交通、邮电、通信、金融、商贸、旅游、教育、信息服务等行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推进生物技术在农业和环保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进现代高新技术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加快农作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加快优质畜禽品种改良速度;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质量。
推动纳米技术在化工、建材、轻工、纺织业的应用,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对传统产品进行性能改善和功能特性开发,拓宽其应用范围,优化产品性能价格比,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创业平台建设。以完善和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重点,推进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使之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的供应者、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源地。以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加强全省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孵化器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协调发展的整体功能。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孵化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