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03-2007年)的通知
(皖政[2003]10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03—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03—2007年)
“九五”以来,通过组织实施火炬计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技术创新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等,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3亿元,是1997年的4.5倍;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4.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9.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3.2%,比1997年提高6.3个百分点;合肥、芜湖、蚌埠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70亿元;全省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1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79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3家;初步形成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优势产业。但是,与先进省市相比,与全省发展要求相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总量小、比重低等不足,对经济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还不够突出。
未来五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奠基阶段,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根据未来5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点专项,在重点领域、优势领域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省持续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加工制造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到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年均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700亿元以上。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达到12家,超过亿元的达到120家。在计算机软件、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产业化前景明朗、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