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04-2020年)的通知

  (七)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坚持科研、培育、推广相结合,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大国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广泛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重点培训各级畜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级政府要制定培训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从业者掌握畜禽饲养规程和常见病防治知识。二是加强实用技术转化与推广。对现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点推广高产奶牛、肉牛和生猪等5项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大力普及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种植技术。三是加强科研攻关。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和资金,围绕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攻克高效饲料配方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检疫技术和优质牧草品种选育、收贮与加工技术难关。研制开发畜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八)畜禽生产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坚持畜牧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防止疫病传播。一是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开发利用。在每个专业养殖村屯建立与生活区分离的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区,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农家肥料,减少环境污染。鼓励和支持专业小区、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畜禽粪便处理场,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有机肥料。到2010年,专业养殖村屯、小区和规模牧场全部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在专业小区、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等地建设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使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三是加强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屠宰加工厂要按环保标准要求完善相关设施,提高对废血、废水、废毛、内脏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达到无污染处理、排放。四是加快城市近郊区生态养殖圈建设。围绕生态市建设,合理规划禁养、限养区域和生态养殖圈,积极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努力发展大都市生态型畜牧业。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一是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市做大做强畜牧业工作推进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负责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协调服务工作。各区、县(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各级政府要把畜牧业发展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保证目标完成。二是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推进方案,实行专题推进。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注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推动畜牧业发展。三是加强依法治牧工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畜牧业“二法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