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畜禽生产基地建设。坚持以提高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绿色、优质、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一是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小区。实行生产区与居民生活区相分离,达到饲养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和服务专业化,发挥养殖小区在生产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家庭牧场和专业养殖小区向重点乡镇集中,逐步扩大专业乡镇、专业村饲养规模,建设一批养牛超万头、养猪超5万头、养禽超50万只、养羊超万只的专业乡镇或养殖合作社,逐步形成组织紧密、梯次合理、布局科学、保障有力的规模经营格局。二是建设一批现代化养殖场(园区)。积极鼓励和吸引非国有资本进入畜牧业生产领域,兴建规模大、水平高、现代化养殖企业和生产园区,在畜禽生产能力、生产设施、生产环境、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三是大力扶持养殖专业大户发展。鼓励农户实行农转牧,引导农牧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四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禽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制订、完善和推广工作,大力普及规范化饲养技术,努力提高生产水平和规模效益。到2010年,饲养奶牛10头、肉牛40头、生猪200头、家禽2000只、羊200只以上规模场户的饲养量占全市畜禽饲养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牧业小区和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四)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坚持引进和培育结合,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奶牛和肉牛以提高优质冻精生产和供应能力为重点,组建种牛繁育中心,建设动物基因工程精子库,加大高产荷斯坦、德国黄、安格斯和夏洛来等优质种牛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基层冻配站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繁育改良水平。生猪以扩大原种猪饲养规模为重点,加快市级原种猪场和巴彦、呼兰、五常、双城等重点县(市)种猪扩繁场建设。蛋、肉鸡以扩大海兰、AA和罗曼等优良品种的祖、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为重点,加强种鸡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山绵羊以夏洛来、无角道赛特、土根堡和莎能等优良品种为重点,加快肉用、奶用种羊场建设。到2010年,奶牛和肉牛种公牛存栏达到80头,优质冻精年供应能力达到160万剂以上,基层繁育站点争取达到1000个;建成国家级原种猪场1处,重点县(市)种猪扩繁场达到3至4处,优良种猪饲养规模达到2万头以上;祖代蛋、肉用种鸡达到10万套,父母代蛋、肉用种鸡达到60万套;肉用、奶用种羊存栏达到2万只。二是推广良种繁育技术。选择适应我市特点的优良品种,采用集成、配套的良种繁育技术路线和社会化育种工程对畜禽进行改良。在大力推行特优级冻精配种和逐步开展胚胎移植基础上,采取社会化良种登记、性能测定、后裔鉴定和建立核心群等技术措施,实施(DHI)群体改良计划,扩大奶牛、肉牛优质、高产品种覆盖面。大力推广多元杂交和配套系生产优质商品猪技术、山绵羊级进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加快家禽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步伐。到2010年,奶牛单产达6吨;出栏肉牛胴体重达200公斤;生猪多元杂交和配套系生产覆盖面达90%,料重比达3,瘦肉率达64%;肉羊胴体重达20公斤,奶山羊单产达600公斤;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到2020年,畜禽良种生产能力达到国际水平,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