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三四二商业物流网络体系”
在沈阳、大连、锦州3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商业物流中心。依托沈大、沈山、沈丹3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等环渤海、黄海两条沿海经济带,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带动省内其它沿线城市、结点城市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
2.构筑3条重点物流配送带
以沈阳、大连沿线衣食行类消费品物流配送带,辽东、辽南沿线海产品、特产品物流配送带,辽西、辽北沿线菜果粮畜物流配送带为核心,打造独具辽宁特色的生活消费品物流配送市场体系。
3.建设重点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发挥辽宁工业大省的优势,通过对现有机械、石化、冶金、汽车及零配件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的资源整合,规范管理,提高档次,形成大类重点生产资料商品物流中心体系。要利用我省区位及与周边国家产业互补优势,确定面向日、韩、朝、俄等周边国家的生产资料物流配送辐射方位。
(四)建设以中心城市物流园区为重点的物流结点体系
1、创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结点网络
全省14个市为物流结点,依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流辐射能力等综合指标分为3个层次:沈阳、大连、锦州为第一层次,丹东、营口为第二层次,其余9市为第三层次。前两层次的城市在全省物流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和龙头地位。沈阳将建成东北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大连将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锦州将建成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区域物流中心、丹东将建成辽宁东部物流和国际陆路物流中心、营口将建成东北地区综合航运物流中心。以5大物流中心城市定位为基础,按照全省物流总量、结构分布和现有基础等综合考虑,我省物流结点网络结构将采取“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直达配送物流结点”模式。
2、构建5个重点物流产业园区
沈阳苏家屯物流园区。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区位和交通运输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使该园区成为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以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为主体,具有较强吸纳和辐射功能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大连大孤山半岛国际物流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以集装箱、原油及成品油、液体化工、粮食、矿石、机电产品物流的存储、展示、交易、中转运输功能为主。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形成规模,使其成为多功能服务区和东北国际物流园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