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农业局关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十一)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以无公害蔬菜为重点,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规模。全年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15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6万亩、无公害粮食基地2万亩。抓好12个无公害蔬菜示范小区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建设,争取宁河、蓟县、武清提前实现蔬菜生产无害化目标。继续抓好种植业生产的源头控制,在无公害农产品集中产区,设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专销点,在西青、静海试行农药连锁经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无污染肥料。下大力量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年内完成市农药质量和市农产品质量两个监督检测中心部级认证,同时建设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扩大生产基地、配送中心、龙头企业等经营实体的监测能力。继续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农民易于掌握的标准化技术,年内再制定10项主要农作物技术标准,建好西青区部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实现全市60%重点农产品依标生产。
  四、加强扶持指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二)配合振兴龙头企业工程,加快发展种植业龙头企业。继续推荐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龙头企业,重点向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转化和种业企业倾斜。总结推广10个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与农户缔结利益关系的种植业龙头企业经验,规范运行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饲用玉米和秸秆,发展养殖业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实现粮食产业的良性循环。
  (十三)继续抓好优势作物产销衔接,扩大订单种植。重点放在优质粮、无公害蔬菜、优质棉等作物上,全市订单面积达到60万亩。要丰富和深化订单农业内涵,探索订单形式,规范订单文本,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继续抓好无公害蔬菜龙头企业认证,今年再认证15家,使全市无公害蔬菜龙头企业达到50家。
  五、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十四)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提高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良种选育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创新、集成、组装、配套和推广。集中农业生产、科研、推广力量,开展重大农业项目攻关,今年继续组织好粮食及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进、高蛋白大豆保优节本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关键技术示范等15个科技项目的实施,同时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筹划并争取更多新项目。加速以高产、节水、简化栽培等节本增效技术,危险有害生物检疫控制,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再生水回灌农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农业信息及远程教育网建设等6大工程。发挥市、区县农广校的培训资源和优势,做好“351素质工程”培训工作,完善充实现有教学手段,强化农广校的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系统自身发展的种植业良种繁育、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保护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7大体系规划,组织申报一批国家农业投资建设项目。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要求,探索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