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能源。加快建设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抓紧外高桥三期等电厂项目催批。做好“西气东输”供气工作,加快进口LNG天然气项目和长江口风力发电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调发展。协助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沪举行“东盟10+3”第一次天然气论坛。
6、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体系。落实《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明确全市灾害信息整合的实施办法,形成全市各类减灾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机制和规则。完成减灾综合信息基础平台(一期)建设项目。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建立和完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7、季节性工作。做好电力、煤炭、成品油、燃气等供应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控制,坚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六、社会发展
1、科技。完善《上海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做好“世博科技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论证、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催批、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可研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完善“一网两库”的平台架构,拓展服务功能。筹建先进材料、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国家实验室。完成上海科学院改革方案。发布2003年本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专利技术市场化工作。
2、教育。围绕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集中开展教育调研,梳理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思路与重点突破内容。形成《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若干意见》和《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大力推进“2+2+X”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对“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情况进行评审总结,继续加快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全面启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3、卫生。做好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冬春季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非典疫情监测和防范,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快市公共卫生中心和市、区县CDC项目建设,完成专科急救中心和综合性医院传染科、区县级传染病医院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2004年郊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活动。
4、文化。抓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的修改。继续做好中法文化年的筹备和实施3月份项目活动的工作。启动20个综合性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