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以“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为主题,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充分展示南京人民奋发向上、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继续加强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坚持建管并举,加速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坚决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营造具有一流水平的城市管理新体系,巩固创卫、创模成果,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陈家宝、盛金隆、许慧玲、戴永宁、许仲梓同志牵头,市民政局、广电局、规划局、市容局、卫生局、环保局、各区政府具体实施)
五、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积极壮大郊县经济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郊县工业化。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加速工业向郊县转移,以郊县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郊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速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经营机制活的中小企业,着力培育郊县优势产业群。加大各类工业园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园区土地投入强度和效益,做大做强省级开发区和市级重点乡镇企业园区,为郊县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盛金隆同志牵头,市农经办、国土局、乡镇企业局、各郊县政府具体实施)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引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切实做好产销衔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业结构功能性调整,重点建设30-40个农林产业示范基地,继续实施“绿色南京”工程,造林15万亩,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检验检测、市场准入、认证认可四大体系。(盛金隆同志牵头,市农经办、农林局、国土局、质监局具体实施)
加快推进郊县城市化。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高起点规划建设4个人口规模20万以上的新城和一批重点中心镇,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郊县城市化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盘活存量,实现小城镇建设跨越式发展。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灰黑化”、自来水改造等工程,适度开发郊县房地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郊县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盛金隆、戴永宁同志牵头,市建委、交通局、农经办、各郊县政府具体实施)
加快推进农村制度创新。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以土地换保障”的做法,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将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量化到人,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资产权益。全面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税财政全额补贴的实施范围。集中城市优势资源,重点帮促经济薄弱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陈家宝、盛金隆、许仲梓同志牵头,市计委、农经办、国土局、劳动局、财政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