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卉苗木基地。以木本花卉为主,在获嘉、鄢陵、潢川等地发展观赏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8万公顷。完善88个国有苗圃基础设施。开发牡丹、紫薇、月季、腊梅、桂花等传统名花。
(3)竹子基地。在洛宁、博爱、宁陵、固始、罗山、新县、商城等地建设竹子基地4万公顷。
4.森林旅游基地
大力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完成1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开发建设豫西伏牛山、豫北太行山,豫南大别及桐柏山、郑州周边。黄河沿岸及其故道五个森林生态旅游区。
(六大工程建设分市规划详见附件)
四、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估算依据与投资规模
1.《
退耕还林条例》;
2.《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
3.《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河南省林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4.《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5.其他有关技术经济参数。
完成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总投资估算502.4亿元(不包括林纸、林板等加工企业投资300亿元)。其中,2001—2010年需要投资301.8亿元,2011—2020年需要投资200.6亿元。
(二)筹措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按公益事业管理,以各级政府预算内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林业产业工程项目,按照基础产业管理,由市场配置资源,以金融组织贷款、社会资金投入为主,政府给予必要扶持。林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其在全国、全省林业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程度、规模大小和事权划分原则,中央和地方。合理分担、共同投资。
(三)效益分析
规划的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全省将新增有林地面积20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9.83%提高到30%以上,新增活立木蓄积1.26亿立方米;林业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提高到5%左右,全省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基本上全部造林绿化,平原地区整体达到高级平原绿化标准,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得到加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五、实施步骤
(一)2001—2010年
完成退耕还林、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18个省辖市环城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建设南水北调中线、黄河小浪底库区造林绿化工程,全省105个平原、半平原和部分平原县(市、区)达到河南省县级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启动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鸡公山、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和太行山、伏牛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