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万亩。
1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逐步由市场检测向基地检测、局部控制向全程质量控制延伸。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农贸市场尽快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建立布局合理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生猪和生猪产品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定点监测工作。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按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投入品的危害程度,在重点时期对重点品种开展集中整治。
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支撑
12.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科技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针对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的关键制约因素,集聚力量,协同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突出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加速品种、技术更新步伐。每两年开展一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奖励。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继续实施“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
14.切实加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批转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2]147号)精神,加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要求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公益性职能。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奖励,充分调动全省农技推广服务单位和农技推广人员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八、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15.全面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积极实施出口先导型农业发展战略,优先扶持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完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为企业和农民及时提供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和市场变化等信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国(境)外促销活动,提高我省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