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

  三、突出重点,做好建设生态省的各项工作。建设生态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实现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先进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我省农业的优势地位。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区域、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支撑体系、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规范的绿色矿产资源开发体系和有效的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建立生态保护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要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每年集中解决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力戒空谈和形式主义。
  四、创新发展思路,建立建设生态省的有效保障机制。建设生态省是一项崭新的事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和创新。要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完善有关地方性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公正司法,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每年要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加强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监督。要建立健全建设生态省的领导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要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宏观调控,形成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省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价格体系,依靠价格机制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力量开展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鼓励优先发展符合生态要求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扩大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吸收和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
  全省人民要在省委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奋发图强,积极投入和支持建设生态省的宏伟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而奋斗。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