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在样本点,常住户口在本县的人;
(2)居住在样本点,常住户口待定的人;
(3)居住在样本点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县外的人;
(4)居住在样本点不满半年的,但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
二、投入指标
(一)人均投入。
指标解释: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地(州、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地方财政实际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总额与2003年计划生育统计年度报表年末总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
地、县、乡财政实际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总额
人均投入=------------------------------------------
2003年统计年度年末总人口
考核方法:计划生育经费收支情况快报表,如果快报表人均经费已完成,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未完成,扣减2004年度该项指标的得分。
评分标准:达到责任书规定的指标得分,否则不得分。
(二)地本级投入。
指标解释: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地(州、市)级地方财政实际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总额。
考核方法:查看有关文件、拨款通知书、计划生育经费收支情况快报表。抽查部份县市核实下拨到位情况。
评分标准:达到责任书规定的指标得分,否则不得分。
三、在目标管理责任制中认真实行通报和黄牌警告制度
指标解释:
通报:是指2002年10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政府对于本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情况的通报(不包括计划生育部门的通报);
黄牌警告:2003年9月30日止,政府建立了黄牌警告制度。
考核方法:查看相关文件和材料。
评分标准:有通报和实行黄牌警告制度的得分,只有其中一项得一半分,都没有不得分。
四、地(州、市)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
指标解释:2003年9月30日止,在地(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中设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考核方法:查看党委或政府相关文件和编委批文。
评分标准:设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科、处)得3分,有编制的7分,有人员得2分,有经费得3分。
五、村计划生育宣传员报酬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