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

  (九)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努力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运用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培育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在确保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蔬菜、水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得到充分就业。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十)把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着力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出就业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以培训促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一)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认真抓好基础教育,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潜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各类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农广校等学校的作用,切实搞好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对有一定特长的农村劳动力,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以适应城镇技术工种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要求。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要进行法律知识、城市居民行为规范等岗前必备知识教育和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把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起来,运用长、中、短期各种方式,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要灵活设置培训专业,增加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十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平台建设。要建立农村劳动力增长和培训意向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求职意向等情况,掌握农村劳动力迫切需要解决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问题,并由乡镇建立资源信息库,为其建档立卡。各级政府要把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劳动力信息资源管理,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组织双向选择,优先推荐就业,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保证农民通过培训较快获得收益,并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
  (十三)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各级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投入,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资金要结合项目实施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对列入“就业绿色通道”计划范围的培训,可参照再就业培训的办法,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按照培训人数和就业率,从促进就业经费中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