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

  3.场地、装备及安全设施条件(适用于液化气体充装)

┏━━━┯━━━━━━━━━━━━━━━━━━━━━━━━━━━━━━┯━━━━━━━━┓
┃ 序号 │            审查内容及要求            │  审查方法  ┃
┠───┼──────────────────────────────┴────────┨
┃ 3.1 │场地条件                                   ┃
┠───┼──────────────────────────────┬────────┨
┃3.1.1 │充装间、气瓶储存地点和液化气体贮罐区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并│现场核查。   ┃
┃   │应设置通风、遮阳、蔽雨、防雷电、导除静电和防超温设施。   │        ┃
┠───┼──────────────────────────────┼────────┨
┃3.1.2 │有独立专用的充装前气瓶余压测试、剩余介质纯度分析、重量检查场│现场核查。   ┃
┃   │地和设施,可充瓶与不可充瓶应有明显标志并分开存放。     │        ┃
┠───┼──────────────────────────────┼────────┨
┃3.1.3 │充装容积≥40L的,应设气瓶装卸站台,实瓶区和空瓶区应分开设  │现场核查。   ┃
┃   │置,并设立明显标记,站台上应留有宽度不小于2m的通道。    │        ┃
┠───┼──────────────────────────────┼────────┨
┃3.1.4 │有充装后检漏及复检场地和设施。               │现场核查。   ┃
┠───┼──────────────────────────────┼────────┨
┃3.1.5 │气瓶装卸、搬运等场地应配备防止气瓶碰撞或划伤的装置。    │现场核查。   ┃
┠───┼──────────────────────────────┴────────┨
┃ 3.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                         ┃
┠───┼──────────────────────────────┬────────┨
┃3.2.1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由有资格的安装单位安装并已通过│查见证及监检报告┃
┃   │监检。                           │。       ┃
┠───┼──────────────────────────────┼────────┨
┃3.2.2 │特种设备已领取使用登记证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查使用登记证。 ┃
┠───┼──────────────────────────────┼────────┨
┃3.2.3 │对特种设备及其附件、阀门等应定期检查,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并│查制度和记录、检┃
┃   │制定制度保证按期检验。                   │验报告及相关制度┃
┃   │                              │。       ┃
┠───┼──────────────────────────────┼────────┨
┃3.2.4 │气体加压、分离、储存、计量等压力容器应设有准确、安全、醒目的│现场核查。   ┃
┃   │液面显示装置,并有可靠的防超装、超压设施。         │        ┃
┠───┼──────────────────────────────┼────────┨
┃3.2.5 │液化气体输送管道应根据介质类别按有关要求喷涂相应的颜色标志。│现场核查。   ┃
┠───┼──────────────────────────────┴────────┨
┃ 3.3 │其他装备及安全设施                              ┃
┠───┼──────────────────────────────┬────────┨
┃3.3.1 │应配备与其充装接头数量相等的称重衡器。复检与充装的称重衡器应│现场核查。   ┃
┃   │分开使用。称重衡器的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所充气瓶实重的3倍,且 │        ┃
┃   │不小于1.5倍,其精度满足有关要求。称重衡器应设有超装报警并自 │        ┃
┃   │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        ┃
┠───┼──────────────────────────────┼────────┨
┃3.3.2 │管线、设备上配置的各种压力指示计,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   │现场核查。   ┃
┠───┼──────────────────────────────┼────────┨
┃3.3.3 │计量设备及仪器应进行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查检定见证、检定┃
┃   │                              │制度和计划,现场┃
┃   │                              │核查。     ┃
┠───┼──────────────────────────────┼────────┨
┃3.3.4 │根据所充装气体的特性,应设置相应的可进行置换、解毒、排放或回│现场核查。   ┃
┃   │收处理瓶内可燃、有毒和其他液化气体残液的设施。       │        ┃
┠───┼──────────────────────────────┼────────┨
┃3.3.5 │应配备气体分析检测仪器和专门进行气瓶附件修理或更换的操作间。│现场核查。   ┃
┠───┼──────────────────────────────┼────────┨
┃3.3.6 │充装接头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GB15383附录A的规定。       │现场核查。   ┃
┠───┼──────────────────────────────┼────────┨
┃3.3.7 │必须采用逐瓶称重、充装同时进行的方式充装,禁止无称重直接充 │现场核查,查制度┃
┃   │装。                            │        ┃
┠───┼──────────────────────────────┼────────┨
┃3.3.8 │充装毒性和可燃性气体的单位,应设置相应的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 │现场核查。   ┃
┃   │置。                            │        ┃
┠───┼──────────────────────────────┼────────┨
┃3.3.9 │充装毒性气体的单位,厂房内除设置一般机械通风外,还应备有事故│现场核查。   ┃
┃   │排风装置;充装剧毒气体的单位,应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逸出│        ┃
┃   │的负压操作系统,气体贮存容器应设置在室外,并设有可在容器四周│        ┃
┃   │形成水幕制止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毒性气浪的给水装置。      │        ┃
┠───┼──────────────────────────────┼────────┨
┃3.3.10│充装可燃气体的单位,厂房内应设置有足够泄压面积的安全排气装 │现场核查。   ┃
┃   │置,充装介质重度小于空气的,泄压排气装置应安放在其室内顶部,│        ┃
┃   │重度大于或等于空气的,应在靠近厂房地面的位置设机械排风设备,│        ┃
┃   │充装操作人员着装应采用防静电衣服、底部无铁钉鞋具,并应避免使│        ┃
┃   │用可能产生火花的检修工具。                 │        ┃
┠───┼──────────────────────────────┼────────┨
┃3.3.11│充装腐蚀性气体的单位,其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件与密封件应根│现场核查,查设计┃
┃   │据气体腐蚀性选用相应的耐蚀材料制作,设备及管道系统上安装的压│文件、相关制度及┃
┃   │力指示计应采用耐蚀膜片式(如采用普通式压力表,检验周期不应超│见证。     ┃
┃   │过6个月)。充装与水反应易形成强腐蚀性介质的单位,应经常保持 │        ┃
┃   │干燥环境,并备有对设备、管道、阀门、气瓶进行干燥的设施。  │        ┃
┠───┼──────────────────────────────┼────────┨
┃3.3.12│易燃或有毒气体充装单位,其压力容器和主要压力管道一般应配备带│现场核查。   ┃
┃   │压密封设备和装置。                     │        ┃
┠───┼──────────────────────────────┼────────┨
┃3.3.13│充装操作人员应配备有效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品。      │现场核查。   ┃
┠───┼──────────────────────────────┼────────┨
┃3.3.14│对充装设备应进行日常的维护,保持设备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查制度,现场核查┃
┠───┼──────────────────────────────┼────────┨
┃3.3.15│充装单位入口应设入站须知牌,室内外醒目处应设立安全标志。  │现场核查。   ┃
┠───┼──────────────────────────────┴────────┨
┃审查评│                                       ┃
┃定结论│                    评审员:(签名)    年  月  日┃
┗━━━┷━━━━━━━━━━━━━━━━━━━━━━━━━━━━━━━━━━━━━━━┛

  3.场地、装备及安全设施条件(适用于溶解乙炔气体充装)

┏━━━┯━━━━━━━━━━━━━━━━━━━━━━━━━━━━━━┯━━━━━━━━┓
┃ 序号 │            审查内容及要求            │  审查方法  ┃
┠───┼──────────────────────────────┴────────┨
┃ 3.1 │场地条件                                   ┃
┠───┼──────────────────────────────┬────────┨
┃3.1.1 │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应有符合要求的遮阳、通风、蔽雨、导除静电│现场核查。   ┃
┃   │和防雷设施。                        │        ┃
┠───┼──────────────────────────────┼────────┨
┃3.1.2 │有独立专用的充装前气瓶检查、抽真空、补加溶剂、重量检查场地和│现场核查。   ┃
┃   │设施,可充瓶与不可充瓶应有明显标志并分开存放。       │        ┃
┠───┼──────────────────────────────┼────────┨
┃3.1.3 │应分别设置灌瓶间、空瓶间和实瓶间,灌瓶间可通过门洞与空瓶间和│现场核查。   ┃
┃   │实瓶间相通,但各自应设独立的出入口,相互间的运瓶通道净宽度不│        ┃
┃   │宜小于1.5m。                        │        ┃
┠───┼──────────────────────────────┼────────┨
┃3.1.4 │空瓶间、实瓶间应设置乙炔瓶装卸平台,平台宜高出地坪0.4-   │现场核查。   ┃
┃   │1.1m,平台宽度不宜超过3m,并应设置大于平台宽度的雨篷,雨篷及│        ┃
┃   │其支撑应为非燃烧体。                    │        ┃
┠───┼──────────────────────────────┼────────┨
┃3.1.5 │有充装后静置压力测定、检漏及复检场地和设施。        │现场核查。   ┃
┠───┼──────────────────────────────┼────────┨
┃3.1.6 │乙炔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应布署在单独的房间内。        │现场核查。   ┃
┠───┼──────────────────────────────┼────────┨
┃3.1.7 │气瓶装卸、搬运等场地应配备防止气瓶碰撞或划伤的装置。    │现场核查。   ┃
┠───┼──────────────────────────────┴────────┨
┃ 3.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                         ┃
┠───┼──────────────────────────────┬────────┨
┃3.2.1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由有资格的安装单位安装并已通过│查见证及监检报告┃
┃   │监检。                           │。       ┃
┠───┼──────────────────────────────┼────────┨
┃3.2.2 │特种设备已领取使用登记证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查使用登记证。 ┃
┠───┼──────────────────────────────┼────────┨
┃3.2.3 │对特种设备及其附件、阀门等应定期检查,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并│查制度和记录、检┃
┃   │制定制度保证按期检验。                   │验报告及相关制度┃
┃   │                              │。       ┃
┠───┼──────────────────────────────┼────────┨
┃3.2.4 │乙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管内径不应超过20mm;管道的阀门和附件│现场核查,查设计┃
┃   │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25MPa;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和高压卡套接  │文件、竣工及验收┃
┃   │头,与阀门、附件、设备连接处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管道在安装│资料。     ┃
┃   │前必须作30MPa耐压试验,安装后管道系统作3MPa气密性试验和   │        ┃
┃   │2.5MPa泄漏量试验,试验方法和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        ┃
┠───┼──────────────────────────────┼────────┨
┃3.2.5 │乙炔充灌排每排的进口管上应设置一只主截止阀;在充灌排各分配接│现场核查。   ┃
┃   │口处必须设置分配截止阀,并应一瓶一阀;在充灌排末端应设有通向│        ┃
┃   │乙炔气柜的回流管,回流管上应设截止阀;每一充灌排上至少应设一│        ┃
┃   │只乙炔压力表。                       │        ┃
┠───┼──────────────────────────────┼────────┨
┃3.2.6 │乙炔高压软管必须能抗乙炔、溶剂的腐蚀,不得选用能导致燃烧、爆│现场核查。   ┃
┃   │炸的材料;内径小于或等于6mm的高压软管必须能承受大于或等于  │        ┃
┃   │60MPa的爆破压力。                      │        ┃
┠───┼──────────────────────────────┴────────┨
┃ 3.3 │其他装备及安全设施                              ┃
┠───┼──────────────────────────────┬────────┨
┃3.3.1 │计量设备及仪器应进行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查检定见证、检定┃
┃   │                              │制度和计划,现场┃
┃   │                              │核查。     ┃
┠───┼──────────────────────────────┼────────┨
┃3.3.2 │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间应设置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盖或屋盖上开口│现场核查。   ┃
┃   │作为泄压面积,泄压面积与厂房容积的比值宜为0.22。      │        ┃
┠───┼──────────────────────────────┼────────┨
┃3.3.3 │乙炔充灌排上应设置水喷淋冷却装置,且能喷到所有乙炔瓶。   │现场核查。   ┃
┠───┼──────────────────────────────┼────────┨
┃3.3.4 │在高压干燥器的出口管路上、各充灌排的主截止阀前、充灌排和各分│现场核查。   ┃
┃   │配截止阀后、高压乙炔放回低压乙炔的管路上应设置阻火器。   │        ┃
┠───┼──────────────────────────────┼────────┨
┃3.3.5 │乙炔设备、管道系统应有含氧量小于3%的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现场核查。   ┃
┠───┼──────────────────────────────┼────────┨
┃3.3.6 │乙炔设备、管道、充灌排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现场核查,查相关┃
┃   │于10Ω,并应在检修后及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制度和记录。  ┃
┠───┼──────────────────────────────┼────────┨
┃3.3.7 │乙炔放散或排放应各自单独引至室外,引出管管口应高出屋脊,且不│现场核查。   ┃
┃   │得小于1m。                         │        ┃
┠───┼──────────────────────────────┼────────┨
┃3.3.8 │应配备气体分析检测仪器和专门进行气瓶附件修理或更换的操作间。│现场核查。   ┃
┠───┼──────────────────────────────┼────────┨
┃3.3.9 │压力容器和主要压力管道一般应配备带压密封设备和装置。    │现场核查。   ┃
┠───┼──────────────────────────────┼────────┨
┃3.3.10│充装操作人员应配备有效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品。      │现场核查。   ┃
┠───┼──────────────────────────────┼────────┨
┃3.3.11│对充装设备应进行日常的维护,保持设备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查制度,现场核查┃
┠───┼──────────────────────────────┼────────┨
┃3.3.12│充装单位入口应设入站须知牌,室内外醒目处应设立安全标志。  │现场核查。   ┃
┠───┼──────────────────────────────┴────────┨
┃审查评│                                       ┃
┃定结论│                    评审员:(签名)    年  月  日┃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