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

  四、突出重点,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促进我省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主体,着重培养适应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地厅级和县(市、区、特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各族群众推进富民兴黔事业的坚强领导集体。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抓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以及各种新知识的学习,五年内对党政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坚持分类指导、分级培训,积极推进党政干部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锻炼,选派一定数量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东部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锻炼,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企业家。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抓紧培养一支熟悉市场运作、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着力造就一批企业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境内外高校、大公司学习培训。结合企业党建需要,建设好一支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省优势产业、优势学科、重点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抓紧培养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一批科技管理人才。积极配合国家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计划、“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春晖计划”和西部地区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抓好“双五百”工程,十年内选拔培养省管专家500名,选拔省管专家后备人选500名;对省管专家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0名,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培养造就30名左右的拔尖人才组成我省的核心专家群体、500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组成我省的重点专家群体、一大批科研骨干人才和一大批县乡、企业基础人才。
  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省、地、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数量要按照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比例确定;高度重视党政一把手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县(市、区、特区)委书记、县(市、区、特区)长的培养、选拔。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的培养,采取助理制、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大胆使用青年经营管理人才;省管企业的领导成员后备人选的数量要按照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比例确定。继续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加快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步伐。注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发现和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专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充分使用好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资源,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数量和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及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成长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