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兴建农村基础设施
完善农村公路网,改造津汉公路13公里,改建乡村公路500公里。建设静海独流减河大桥和津涞路二期工程。完成静海前毕庄高速出口北移。建设大港区排污管网23.7公里。改造武清城区二支渠3.4公里。扩建塘沽潮白河蓄水泵站。建成宝坻区城南和周良庄污水处理厂、武清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塘沽新河、汉沽营城、西青大寺等污水处理厂。搞好农村垃圾处理。
十五、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津蓟高速公路宝坻区段绿色通道,植树37.2万株,绿化总面积1.18万亩。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封山育林7万亩,建设农田林网2000亩。建成宝坻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3个生态示范村(镇)。完成中水入静工程,解决静海农田灌溉和生态景观用水。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体的生态保护。
十六、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实施农业科技行动计划,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农业新品种10个、农业新技术100项。培训农业劳动力10万人。启动安全食品信息系统项目,推进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为4000个信息点各培训1名计算机操作员,在10%的乡镇和100个小康明星村镇推广应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信息系统的示范工程。防治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
十七、扩大种养业示范基地规模
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新增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总面积达到60万亩。新增果品种植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4万亩。建立种羊养殖场2个,种羊养殖规模达到5千只,杂交改良本地羊10万只,生产胚胎2万枚。扩大宁河种猪养殖基地规模。全市养殖业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
十八、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巩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教师培训。改善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建成津南双港中学、宝坻一中、塘沽紫云中学等示范校。启动建设大港等区县第二所示范校。继续建设农村模范小学。完成140所村办小学布局调整。
十九、抓好农村卫生保健
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在北辰区、大港区、静海县等5个区县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做好全市农民体检工作。防治各类传染病。抓好饮水除氟。改造一批乡镇医院。建设北辰区中医院住院楼、蓟县医院病房楼。建成大港区新医院。改扩建农村乡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示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