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鄂西南种植区以咸丰为基地,并建设一个芋种繁育中心,保证本区种苗供应。2、鄂西北种植区以竹溪为基地,并建设一个芋种繁育中心,保证本区种苗供应。3、建立芋粉深度开发研究基金,以招投标的方式支持科研开发魔芋胶、超微粉、仿生食品、生化材料等。4、以武汉清诚集团为龙头,组织十堰协力、荆州美力、恩施宏业、五峰宏力等四家芋粉加工企业成立湖北魔芋股份公司,形成合力,争取股票上市。
  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1、引进推广国内外魔芋优良品种,提高品质和加工出粉率。2、组织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攻关,重点生产开发魔芋胶、超微粉、仿生食品、魔芋胶囊、魔芋涂料、魔芋可降解环保薄膜等高新产品。3、解决魔芋生产中的病害问题和加工中的环保问题。4、到2007年,两个种植区发展到4万公顷,产量80万吨,产值9亿元,年加工鲜芋90万吨,加工产值10亿元。5、到2010年,魔芋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五)茶叶。
  产业优势:我省是茶圣陆羽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到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2,3万公顷,茶叶产量6.7万吨,产值13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0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其中,通过本省口岸出口228万美元。茶园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第4位,产值居第3位。加入WTO后,我省绿茶、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出口潜力很大。
  区域布局:1、大别山优质绿茶产业区,包括英山、大悟2个县。2、武陵山富硒绿茶和宜红茶产业区,包括鹤峰、恩施、宣恩、咸丰、五峰、宜都、夷陵等7个县市。3、秦巴山名优绿茶产业区,包括竹溪、竹山、保康、谷城等4个县。4、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产业区,包括赤壁、通城等 2个县市区。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在恩施、咸宁、英山、竹溪、五峰各建设一个茶树良种繁育场或繁殖基地。2、建设4万公顷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包括鹤峰、五峰、恩施、宣恩、英山、保康、竹溪、竹山、谷城、通城等10个县市,宜红茶基地包括宜都、咸丰、夷陵等3个县市区。3、以湖北龙王垭茶叶集团公司、鹤峰绿林茶厂、五峰绿珠采花毛尖公司、恩施华龙茶叶有限公司、竹溪前进茶场、英山长冲茶场等6家企业为龙头,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名优茶加工,开展品牌宣传。4、建设英山、恩施、竹溪、宜昌、咸宁等5个产地茶叶质量检测中心,配备必要的检测设施和检测仪器,为茶叶产品质量检测服务。5、在五峰、夷陵、保康、英山、竹山等5个县市建设名优茶冷藏保鲜库,使名优茶保鲜增值。6、建立武汉市京汉大道茶叶批发市场,形成中南地区乃至全国茶叶交易贸易中心,并建立宜昌、恩施、英山、谷城、竹溪五大产地茶叶批发交易市场,搞活茶叶流通。
  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1、抓好名优茶生产,巩固绿茶竞争优势,恢复宜红茶生产。2、建设一批高标准、无公害、规模化的出口茶基地,使出口茶达到进口国茶叶标准。3、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1万公顷,茶园总面积达到9万公顷,产量达到6万吨,系列产值达到30亿元,出口创汇 1000万美元。4、到2010年,力争有一个品牌进入全国十大名茶之列;通过提高加工质量和名优茶的比重,使茶叶生产增效30%以上;通过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工等深度开发,形成产值 50亿元以上的产业。
  (六)中药材。
  产业优势:1、我省气候多样,地貌类型复杂,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有各类中药材402科、3654种,占全国品种资源的75%左右,居全国第2位。2、我省名贵中药材品种多,鸡爪连、板党、紫油厚朴、贝母、茯苓、杜仲、黄柏等是,我省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声誉。3、近几年,我省中药材生产发展很快,到200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已达到8万公顷,尤其是黄姜发展迅速,全省种植黄姜4万公顷。中药材产值达到25.2亿元,出口创汇182万美元,已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区城布局:1、武陵山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7个县市。重点发展13个道地药材品种,即:板党、黄连、湖北贝母、独活、五鹤续断、白术、贯叶连翘、缬草、紫油厚朴、玄参、白三七、黄柏、杜仲。2、秦巴山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在重点抓好黄姜产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肚倍、麦冬、半夏、桔梗、黄连、杜仲、白柴胡等地方特色产品。3、大别山优势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个县市。重点发展白术、菊花、茯苓、元胡、桔梗、射干、天麻等道地药材。4、幕阜山种植区,包括通城、崇阳、通山等3个县市区。重点发展金银花、菊花、白术、百合、厚朴、黄柏、辛夷花、金刚藤、杜仲等。5、神农架种植区,重点发展独活、党参、当归、黄连等高山中药材,以冬花、绞股蓝、柴胡;桔梗、丹参等中低山药材及杜仲、黄柏等木本药材。6、三峡种植区,包括五峰、长阳、远安;宜都、夷陵、兴山等6个县市区。重点发展党参、天麻、当归、贝母、杜仲、厚朴、栀果、独活、木瓜、辛夷花等品种,适当发展黄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