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区域布局:1、鄂中丘陵优质稻区,包括安陆、当阳、京山、远安、沙洋、钟祥、应城等7个县市,面积20万公顷。2、江汉平原优质稻区,包括潜江、松滋、洪湖、江陵、枝江、监利、石首、公安、天门、荆州等10个县市区,面积50万公顷。3、鄂东南丘陵低山优质稻区,包括团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孝南、孝昌7个县市区,面积35万公顷。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鄂中丘陵优质稻区以京山轻机为龙头,建设京山、沙洋基地,树立“桥米”品牌。扩大精米生产线,开展稻壳综合利用。2、江汉平原优质稻区以湖北银欣、天荣为龙头,建设监利、公安基地,开展稻米深加工,树立“荆珍雪”、“天润”品牌。3、鄂东等地丘陵低山优质稻区以湖北中香米业为龙头,重点推广鄂香1号晚稻。在安陆、孝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树立“润珠”品牌。4、在蕲春、孝南建立优质稻种繁育基地,为三大优质稻区提供良种保证。
  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1、实行集中连片生产,发展种植大户,提高规模效益,生产收益率提高20%。2、提高加工档次,开发保健营养米及大米深加工。国标三级以上的稻米占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的占40%以上。3、开拓南亚、非洲、中东及港澳市场,到2007年,出口大米突破50万吨。4、到2010年,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稻商品基地,出口大米突破60万吨。
  (二)“双低”油菜。
  产业优势:1、我省油菜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国家农业部已将我省列入长江中游“双低”油菜优势区。2、我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26万公顷,占全国油菜总播面的15%,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18—20%。种植面积、产量和“双低”化率连续8年在全国保持第1位。3、种植油菜比较效益高,一亩油菜的收益比小麦高40元左右。4、我省油菜研究和技术推广力量、加工能力居全国首位。
  区域布局:1、江汉平原种植区,包括天门、监利、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汉川、石首、荆州、洪湖、枝江、江陵等12个县市区。2、鄂东种植区,包括新洲、浠水、红安、黄梅、麻城、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等11个县市区。3、鄂中北种植区,包括沙洋、钟祥、京山、当阳、宜城等5个县市区。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江汉平原种植区以天颐科技公司为龙头,建设松滋、潜江、天门、枝江油菜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加工设备,发挥正常的生产能力,树立“天颐”品牌。2、鄂东种植区依托湖北华益,建立麻城、红安、浠水、武穴油菜生产基地。利用“双低”油菜籽适温直接浸出技术,建设年产1万吨系列保健油及2万吨饼粕脱毒项目。3、鄂中北种植区以荆门玉树、沙洋洪森实业为龙头,建立沙洋、钟祥、京山、宜城油菜生产基地,树立“玉树”、“洪森”品牌。采用油菜籽脱皮膨化技术,形成年加工25万吨菜籽的能力。4、在荆州建立储存能力为20万吨、周转量100万吨、日烘干能力为2000吨的华中油菜籽交易中心。5、以圣光种业为龙头,在谷城、南漳建设2000公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保证油菜主产区的种子供应。6、由省农业厅油菜中心牵头,组织科研、推广单位和骨干企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股票上市。
  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1、注重研究、推广双低油菜籽精深加工和饼粕的综合利用。2、到2007年,油菜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万公顷,总产达200万吨。配套建设双低油菜杂交种子生产基地3500公顷,年生产优质杂交种400万公斤。双低油菜率达到98%以上,“双低”菜籽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油分含量提高2—3个百分点。3、到2010年,将我省长江、汉江流域建成国内最大的优质双低油菜产业带和双低杂交油菜种子供应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油菜籽综合加工与产品交易中心。
  (三)蔬菜。
  产业优势:我省蔬菜、食用瓜面积已发展到124万公顷,总产量为3450万吨,在全国居第4位。我省是莲藕等水生蔬菜最适宜地区,育种、栽培技术全国领先,莲藕面积、产量全国第1位。冬季露天叶菜、苔菜、根菜类在长江以北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高山野生菜和越夏延秋菜在南方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全年外销瓜菜450万吨。
  区域布局:1、武汉市周边及鄂东蔬菜种植区,包括东西湖、蔡甸、汉南、新洲、团风、黄州、麻城、孝南、汉川、云梦、嘉鱼、浠水、黄石江北农场等县市区场。种植面积26万公顷,主要以精细菜、加工菜及反季节菜为主。2、鄂北特色菜种植区,包括襄阳、广水、谷城、老河口等4个县市区,面积4万公顷。其中,襄阳发展大头菜,广水发展大蒜,谷城发展花椒,老河口发展蔬菜种子。3、高山菜及山野菜种植区,包括长阳、五峰、远安、崇阳、来风、鹤峰等6个县,面积6万公顷。其中,长阳、五峰发展高山反季节菜,远安发展冲菜,崇阳发展雷竹笋,来凤发展凤头姜,鹤峰发展薇菜。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4万公顷蔬菜产业带。包括新洲、黄州、团风、东西湖、汉川、孝南、云梦;蔡甸、嘉鱼等县市区。2、以黄石为中心,在黄石江北农场建设2000公顷标准化有机蔬菜园及年保鲜加工5万吨蔬菜的生产线,产品主销广州、深圳市场,树立“大自然”品牌;3、在长阳建设7000公顷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为重点,提高菜地标准。4、以湖北长友为龙头,建设鹤峰山野菜加工出口基地,重点树立“长友”品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