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超市食品品牌。超市要打造好自己的品牌,树立起市民放心消费的信心。推行超市食品安全报告制度,定期将安全卫生检验情况、安全保障措施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卫生、质监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杜绝不合格食品的进入。
(2)加快传统肉菜(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和超市化进程。大力推进肉菜(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鼓励经营生鲜食品的超市进入社区,为现代零售业在我市的全面普及创造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卫生、舒适的现代化购物场所。对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它们逐步具备拍卖交易、电子化结算、配送、检验检测等设备及功能。
4.实施市场与生产基地挂钩制度。
纳入国家实施强制市场准入的食品进入本市批发、零售市场,其生产加工应与本市市场建立产销挂钩制度。批发、零售市场要建立进货索证制度和商品台帐制度。相互挂钩的企业、市场之间通过合同或其他证明文件明确供销关系和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促进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主要肉菜市场与通过认定的生产基地签订经营合约,定点采购,统一进货渠道。
5.加强废弃油脂管理。
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产生的废弃油脂进行回收、加工的企业纳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从事回收、加工的单位必须向环保主管部门办理环境保护项目管理报建手续。环保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应对从事废弃油脂回收、加工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提出具体环保要求,并对生产场点实施环境监督管理。
6.严格控制机团采购。
宾馆、酒家、医院、学校、幼儿园、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应采购经政府认定的生产基地生产的或经检疫检测合格的食品。因采购不合格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依法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7.全程追溯,层层落实。
按照可相互追查的原则,通过制订食品安全跟踪制度、卫生安全检验制度,建立零售、批发、运输、生产各环节的安全追溯链条,建立层层责任落实机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可由消费者追溯到零售市场、由零售市场追溯到批发环节、由批发市场追溯到生产环节,以明确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快速召回不合格食品并进行理赔。
建立消费者监督体系,鼓励消费者检举、投诉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在全市开展名优食品评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放心健康的食品,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的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监督食品安全管理的氛围。
8.信息管理,网络交易。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