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算机信息网络硬件建设。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纵向连接省、地(市)、县(区)和乡镇卫生院四级,触角延伸到村,横向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服务平台。
五、建设进度
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03年底):主要任务是围绕今冬明春SARS防治工作的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运行SARS疫情专报系统,建立SARS临床症状检测、预警机制。
第二阶段(到2004年):主要任务是通过完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触角延伸到农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完整的信息交换平台。
第三阶段(到2005年):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任务,纵向互联、横向互通,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强,满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要求。
六、网络体系设置
(一)省级网络中心。省级网络中心是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应急预警处置体系的中心环节,应设立中心机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中心、多媒体指挥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疫情处置中心等部门,设专职卫生信息网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中心网络建设与维护,全省疫情报告员的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常规疫情报告、重大疫情的分析、汇总、评估、预测、报告;全省疾病监测系统的运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处理(物资、人员、个案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指挥、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全程数据支持和通信支持;系统装备和网络的维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信息、通讯联络保障等工作。
(二)市级网络中心。市级网络中心是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应急预警处置体系的中转环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中心、多媒体指挥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疫情处置中心等部门,由卫生部门调剂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常规疫情报告、重大疫情的分析、汇总、评估、上报工作;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指挥、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全程数据支持和通信支持;系统装备和网络的维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信息、通讯联络保障等工作。
(三)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设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可充分利用现有国家卫生信息网、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等防病资源和卫生专业人员技术优势,设置机房、设备间、预警值班(指挥)室等功能用房,配置综合管理服务器、区域无线基地台等信息、通讯设备,由卫生部门设置专职国家卫生信息网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人员,构成以县为单位的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数据汇总、处理中心和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