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4、加快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每年筛选一批优质中小企业进行培育,重点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和信息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加快产品的换代速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
5、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和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引进和招聘人才,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时,必须按规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财务报表和资产清单,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培训经营、财务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6、打造“诚信”品牌。中小企业要增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牢固树立信誉兴业的思想,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自觉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坚持诚实经营、履约守信,按借款合同偿还贷款本息,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7、建立健全信贷服务组织体系。各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应明确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督促、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并定期考核;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结合本行实际,在中小企业中筛选和培育优良客户,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贷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强化“立足地方、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8、改进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各商业银行要尽快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我省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等级和额度,要依据其经营效益和信用等级等方面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对优质中小企业应及时授信,企业在有效期和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给予信用贷款支持;对经济比较发达、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特色经济明显、信用环境好的市县适当扩大短期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对省级政府部门联合评定的信用优良中小企业,对其短期资金需求应积极给予支持。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