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意见
 (豫政[2003]4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12号,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实力逐步增强,兴建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培养造就了一支力量较强的农业科技队伍;农业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引进到依靠自主创新的转变,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处在全国先进行列,生物技术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业科研领域不断拓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研究相互衔接,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研究整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初见端倪。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当前农业科技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依然存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及回报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科研单位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对滞后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制约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
  4.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纲要》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豫发〔2003〕17号)精神,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筑新型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5.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是:构筑与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从现在起到2020年,培育10-20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研开发机构与技术创新基地,研究开发30个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100项重大适用技术,开发出100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培育50个新型农业科技骨干企业,形成500项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权,培养200-300名农业科技创新博士群体,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亿人(次),初步解决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问题。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左右,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重点领域和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