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我市科技公共资源信息网络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成资源共享平台支撑机构10个,使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度和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科技资源的信息采集、分析、综合加工和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达到5个,4大产业孵化基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制度创新——基本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三大科技平台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
科技人才队伍——力争使我市两院院士增加2至5名,市级以上(含市级)学术带头人达到1000名,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达到20000名,在重点学科和优势行业领域形成100个左右能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团队。
三、重点支持方向
研究开发平台:在机械传动、输变电设备安全科学与电工新技术、模糊控制、超声医学、创伤烧伤复合伤、家蚕基因、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重点学科领域,发展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在装备制造业、智能交通、网络测试、清洁生产、模具制造、网络化制造、微光机电、镁铝合金、纳米材料、虚拟仪器、制药、清洁汽车、环境保护、中药现代化、农业生物等技术领域,以及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化工、交通工程、仪器仪表、冶金、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领域,新建和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各类技术开发机构。
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建设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地理信息、能源交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基础数据中心;完善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期刊与技术标准等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库;完善中药标本、实验动物及荣昌猪、柑桔种质资源等自然科技资源库;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完善科技人才资源库和科技网络环境等。
成果转化平台:拓展重庆高交会的服务功能,发展与之相关的网上交易,建立常设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渝港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建设全市综合性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特别是利用社会资金兴办风险投资机构;加快重庆市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专业孵化器建设;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鉴定和认证、人才、专利代理等服务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结合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快科技评估机构建设,推动一批科研机构成建制转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