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集镇商业。集镇商业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商业服务行业,服务对象为本镇和周边居民的集镇商业。余杭、塘栖、良渚、瓜沥、临浦、义蓬、转塘、留下、笕桥等集镇要根据各自的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和生态休闲型等功能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商业网络。鼓励设置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餐饮和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百货店、专卖店、文化娱乐设施;限制设置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
4、商业街。商业街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特色街区是指各类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高度集聚,提供专门商品和专业服务的街区。商业街建设要注意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要与整合提升街区品位相结合,注重特色培育,增强影响力,注意停车、休闲、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商业街建设有很强的规划性,要在对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实施规划建设与管理。规划期内,要建设改造与完善以下11条市级商业特色街区。
(1)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市级商业中心一节已述)。
(2)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清河坊是老杭州商业的缩影。包括河坊街的华光路至中河路段和大井巷、鼓楼一带,规划开发面积13.66公顷,其中一期开发完成的河坊街,正以其历史建筑风貌、浓郁文化气息、众多特色店铺,迎来大批市民、游客。要进一步明确街区定位,强化旅游功能,调整经营结构;要大力引进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老字号企业;要扩大服务功能,满足购物、小吃、休闲、娱乐需要;要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经营档次定位于中等偏下,兼顾个别高档;要深入挖掘老杭州商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进行有机整合利用;要加快二期开发,完善配套设施。要严格限制设置无经营特色的百杂货、食品、服装网点,把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打造成为杭州旅游购物的亮丽品牌。
(3)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南山路北起湖滨路口,南至玉皇山路口,全长1900米。街区的商业网点设置要充分挖掘南山路所蕴含的文化潜质。要通过整治改造、调整业态、合理布局,突出“酒吧茶楼、艺术字画、中西快餐、休闲娱乐”四大功能。要引入名店名品,提高服务档次;限制与功能定位相悖的行业、业种进入;营造环境的舒适性、景观的和谐性,业态的合理性、文化的高雅性;体现“悠然南山、艺术情怀”的主题,营造满足人们时尚和夜间消费、文化休闲需要的特色街区。
(4)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武林路北接体育场路,南连庆春路,全长1650米。一期开发为武林路的教场路至安吉路段660米、凤起路的延安路至环城西路段580米,呈十字型。定位为以时尚女装业为主,突出展示杭派女装风采,辅以咖啡吧、美食坊与青年女性消费设施,体现休闲购物理念。要大力引进知名度高、信誉度好、质量有保障、品位档次较高的女装品牌,突出展示杭派女装。鼓励开设品牌系列专卖店和女装专业店;适度开设休闲吧、美发美容、鞋包、女性饰品和设计展示等以服务女性为主的配套网点;限制开设无品牌、无特色和综合型网点。要使其成为我市展示女装整体形象和突出为女性服务的特色街区。
(5)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街区地处杭海路西段,东至秋涛北路,西至清泰立交桥堍,全长1100米。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街区已成为杭州服装市场的集聚地,现有各类服装市场13个,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摊位8000余个,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服装批发市场群。要实施街区提升工程,通过硬件改建、道路改造、绿化亮灯、形象塑造,提升街区品位,提高商品档次,强化零售、展示功能和转移批发、物流功能。要使其成为我市服装精品展示中心、经营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服装特色街区。街区内可适度发展配套服务需要的餐饮、住宿、休闲及停车设施;限制发展百货店、大型超市等与服装行业不相关的商业网点。
(6)丝绸特色街区(杭州中国丝绸城)。丝绸织造印染业是杭州的重要产业。杭州丝绸及其产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信誉,是游客来杭必须购买的产品之一。以此为依托的杭州丝绸特色街区现已基本建成,并与中国丝绸城连为一个区块。街区以介绍丝绸织造历史、展示杭州丝绸产品风采、开展丝绸经营为主题,以丝绸专卖店、专业店为基础,形成集商贸、旅游、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步行街。要鼓励设置丝绸专卖店、专业店;适度设置设计展示、缝纫制作、商务餐饮及与丝绸文化相融的休闲设施;严格限制与丝绸产品及其交易活动无关的网点入驻。
(7)信义坊商业步行街。信义坊座落在卖鱼桥附近,东起湖墅北路,与运河文化休闲带相接,西至莫干山路,全长520米,商业设施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街景古今融合,街中有河,河边有街,颇具水乡风韵。根据周围拥有大批住宅区、人口密度大、离西湖景区相对较远的实际,步行街定位为以满足市民时尚休闲消费为主,服务运河观光带游客为辅;以开设风味美食、茶楼、休闲吧、酒吧、特色精品店为主,适度配置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形成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步行街。
(8)梅家坞茶文化村。梅家坞是中国名茶——龙井茶的原产地,山青水秀、环境优雅。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品龙井茶、尝农家菜的消费者将越来越多。要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商业设施以茶楼茶坊为主体,适当配置餐饮小吃、文化娱乐、茶道茶艺表演等设施,形成品茶、购茶、赏茶为特色的茶文化休闲消费区。
(9)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该街区东起莫干山路,西至古翠路的文三路,是杭州高新开发区、文教区的中心地区和IT产业的高度密集区。现已集聚一批以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为主体的批发零售企业。街区商业网点建设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调整网点布局,优化业态结构,提升网点品位;要提高街区专业化程度,以现有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器件的经营网点为基础,向软件、知识产权通信产品、展示交易等方面拓展;改善道路环境,减轻交通压力,塑造街区形象,完善餐饮、金融等配套服务设施。要严格限制开设与专业产品及交易活动无关的网点,使其形成专业性突出、业态结构合理的科技型商业特色街。
(10)延安路时尚购物街。该街南起吴山广场,北至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市区商业最繁华地区,也是市级商业中心的“一线”。规划期内,要通过对网点的全面拆建、改建、改造、装修,提升商业设施的整体品位;通过疏导、弱化交通功能,拆除隔栏,塑造道路形象,方便购物。服务对象以外来消费者为主,经营服务档次以中高档为主,经营品类以日用工业品为主。要限制开设百货店,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保护、引进老字号商店,适度发展餐饮、服务业。要形成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高度集中,专卖店、专业店、老字号商店高度集聚的时尚购物街。
(11)解放路时代商业街。从葵巷至湖滨的解放路区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是杭州市区商业最繁华地段,尔后由于武林等商圈崛起而趋向冷落。随着解放路延伸工程临近完工,解放路将成为连接西湖时代和钱江时代的通衢大道,西段老街也将进行全面拓宽整治改造;昔日黄金宝地将重现商业繁华,也将给沿街商家带来极好商机。规划期内,要对商业网点的布局、业态和功能进行战略调整,发展新型业态,提高设施现代化水平,提升经营品位。要以官巷口为中心,向西以专卖店、特色店、老字号商店、百货店为主;向东以住宿、餐饮、金融等为主,形成多行业、多业态、多功能的时代商业街。
规划期内各城区还要通过建设和改造整治,形成一批区级商业特色街,包括江干区的天成路休闲服务一条街、上城区的中山中路传统商业街、拱墅区的台州路步行商业街、滨江区的滨江餐饮商业步行街、萧山区的市心里路商业街和临平区的九曲营路步行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