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18.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深圳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调整市、区两级政府管理权限,促进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手段,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做到“提质、提效、提神”。
  19.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住深圳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创新体制,转化机制,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使更多的市民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丰富精神世界。抓紧实施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健全党委领导、调控适度、政事分开、事权清晰、职责明确、监管到位、运行有序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和捐助文化事业。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现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从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从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法律经济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
  20.切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缩小政府投资范围和领域。放开投资限制,除涉及国家和地区安全的项目外,其余领域都可向社会资本放开。开放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力、轨道交通、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教、科、文、卫、体等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使社会资本成为投资主体。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移交—运营—移交”(TOT)、“资产—抵押—证券化”(ABS)等多种融资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在发行地方政府建设债券、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改革社保基金运营方式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健全职能完备、权责一致、专业高效、运作透明的公用事业监管体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监控,确保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21.积极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将宝安、龙岗原村民统一纳入全市社保体系,使社会保险覆盖全社会。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无饥寒。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办法。推进职务消费的货币化改革,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危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减灾、防灾工作,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培育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推进行业组织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民间化,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园区整体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大力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集聚。以产业调整为导向,引进大规模集成电路(IC)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和整机制造等创新型的高科技制造业,实现汽车电子及零配件、石化等行业引进外资的突破。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外资参与市政公用行业建设,加快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强与世界著名企业的合作,在争取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研发机构落户深圳的同时,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继续办好保税区,增强招商引资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外事、台务、侨务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