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村各级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5年内,自治区、市、县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配合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高培训和专任教师的分项培训。培训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新课程实验培训等。到2007年,全区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使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每人至少接受一次高质量的集中培训,使主要学科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在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
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常规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教育投入要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七、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要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突破口,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项目实施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与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相结合。我区将继续稳步实施教育部“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朝阳行动计划”、“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教育部支持八省区多媒体教学项目”和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自治区“乡镇现代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工程”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用5年时间达到国务院关于2007年以前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的要求。
(二)加快开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启动校园网络或局域网建设,培养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努力开发和制作符合课程改革精神,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要求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自治区重点开发和制作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特点的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课件库、素材库。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要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倾听广大教师和农民群众的呼声,主动为农村教育办实事;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狠抓农村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推进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努力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新路子。各地要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破除束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在农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各地级市政府要选择若干个县作为改革试验区;各县(区)要选择1—2个乡镇和若干所学校作为改革试验点。要通过改革试验,推出一批有效服务“三农”的办学新典型;创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