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法制办关于“信用安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积极推进部门同业征信制度。在金融、税务、工商、质监、财政、建设等系统内抓紧建立和完善同业征信制度,充实部门内部同业征信数据,扩大数据库规模,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信用标识码和企业信用档案,2004年底前基本建立起本系统内部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部门间的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3、加快推进企业联合征信体系建设。主要依托省经济信息中心的技术和设备,吸纳社会法人及民营资本,组建相关机构,实施建设“十万企业信用工程”项目,建立安徽资信网站,并与部门同业征信网互联互通,通过汇集、整理及调查全省企业资信情况,建立全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发布、咨询和查询的社会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企业信用调查、评估等信用产品,实行企业化经营。
  (三)坚持正确的信用舆论导向,加强社会公民诚信教育
  1、积极加强公民信用道德教育。由省文明办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通过舆论宣传、讲座培训、文艺表演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诚信宣传。开展建设“信用安徽”大讨论,举办建设“信用安徽”征文、研讨等活动,进一步发动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建设“信用安徽”工程,强化全省公民信用理念,帮助全体公民自觉提高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信用。
  2、组织开展信用建设专业人员资质培训。由省计委等部门分期、分批组织相关培训机构开办信用专业资质培训班,对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信用建设专业管理人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技术人员、信用中介机构人员进行专业资质培训、岗位业务培训,为信用建设打好基础。
  3、组织开展企业管理人员的信用培训。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牵头。近两年重点组织对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信用培训,促进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逐步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培训对象逐步扩大到其他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4、加强中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信用培训。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各类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信用知识培训,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职业信用道德,树立诚信至上的行业风气。
  5、建立健全符合我省省情的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联合征信业务的实施办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大中城市逐步建立200万以上公民的个人信用档案。
  四、建设“信用安徽”的主要措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