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克服非典
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皖政[2003]6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多灾并发,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来势凶猛的洪涝灾害,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大了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难度。为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国发〔2003〕16号)精神,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双重影响,努力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1.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年,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新困难,切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自觉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立足于本地实际,抢抓农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带来的各种困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二、突出重点,抓住当前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2.继续抓好生产自救,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灾区要广开门路,立足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继续抢抓季节补种,季节紧张的地方可以改种青饲料和牧草,种草养畜(禽)。切实加强以病虫害防治为中心的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对遭受高温热害的一季稻,要加强水肥管理,力争多收。大力抓好猪、羊、禽的增养补栏,力争以牧补农。
3.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安徽农网的作用,及时收集并发布准确的就业信息,继续鼓励和劝导返乡滞留人员外出务工。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劳务输出引导基金,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其就业能力。进一步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民营经济,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民工参与城乡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努力开拓境外劳务市场,培育农民劳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4.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促销工作,确保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抓紧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全面落实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清理和取消农产品流通中的不合理收费,降低运销成本。充分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继续加强农产品宣传推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以上海为重点,大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