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农委《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

  优势区域:生猪重点发展江淮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六安市、合肥市、滁州市的霍邱县、寿县、长丰县、肥东县、定远县、明光市、凤阳县、天长市等8个县(市、区)。2001年,上述8个县(市、区)猪存栏382.5万头,总产46.3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0.2%和21.9%。
  肉牛重点建设淮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的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利辛县、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灵璧县、泗县、埇桥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凤台县、濉溪县等20个县(市、区)。2001年,上述20个县(市、区)牛存栏208.4万头,总产24.4万吨,分别占全省的72.0%和7.1%。
  肉羊重点建设淮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的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利辛县、太和县、临泉县、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墉桥区、濉溪县、怀远县、固镇县等20个县(市、区)。2001年,上述20个县(市、区)羊存栏713.5万只,总产8.7万吨,分别占全省的82.3%和76.4%。
  肉禽重点发展江淮和沿江两个优势产区的15个县(市、区),其中:江淮主要布局在六安市、合肥市的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肥西县等4个县(区);沿江主要布局在巢湖市、宣州市、安庆市、马鞍山市的居巢区、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郎溪县、枞阳县、当涂县等11个县(市、区)。2001年,上述15个县(市、区)禽出栏15706万只,产量24.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1.4%和32.3%。
  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在广泛推广良种生产、饲料安全、兽医防疫的基础上,优势产区优质牛羊肉产量分别提高30%,优质猪肉、禽肉产量提高10%。畜禽产品安全质量明显提高。
  9、蜂产品
  蜂产品是我省优势出口产品,蜂群数量、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常年产量1.5万吨,出口量1.2万吨左右,主要产地在黄山市、宣城市。但是,我省蜂产品质量和卫生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食品进口标准有一定差距,规模化生产水平也比较低。
  主攻方向:大力推广种蜂良种和安全生产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份额,扩大出口。
  优势区域:蜂产品重点发展皖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黄山市、宣城市的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宁国市等9个县(市、区)。2001年,上述9个县(市、区)蜂产品产量0.67万吨,占全省的47.5%。
  发展目标:蜂产品产量0.8万吨,质量和卫生水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食品进口标准。
  10、水产品
  安徽省是淡水渔业大省,常年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4位,河蟹等淡水产品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但是,我省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低,龙头企业少,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我省在建设安全优质出口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实行养殖区域环境保护、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水产品加工、包装、标识等标准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主攻方向:以大水面湖泊和水库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鳜鱼、银鱼等优势水产品,大力推广水产良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培育地方特色品牌,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国内外市场份额。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