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03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地裂缝(采矿裂缝除外)主要分布于大同、晋中、晋南等地,构成汾渭地裂缝系,地裂缝断续分布于从运城到大同的盆地中。地裂缝的成因除活动断裂活动外,还与开采地下水、黄土湿陷性有关。目前,全省有30多个县(市)发现有地裂缝。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机车厂;晋中市的榆次、祁县、太谷,临汾市的襄汾、洪洞、翼城、侯马、曲沃等地均有分布,运城市的多数县(市)分布有地裂缝,占全省地裂缝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峨嵋岭、栲栳塬黄土台地、黄河、汾河高阶地等处。危害较大的地裂缝有榆次王湖地裂缝、大同机车厂地裂缝、万荣薛店地裂缝、运城半坡地裂缝、绛县电厂地裂缝等。
  地面塌陷分岩溶塌陷与非岩溶塌陷。岩溶塌陷在山西危害较大的是矿区的陷落柱即无煤柱;非岩溶塌陷包括采空塌陷、黄土陷穴、人工洞穴塌陷等。近年来省城太原发生多起人防工程塌陷,如1999年3月22日,山西省商业干部管理学校操场塌陷,47名学生掉入,3人死亡;同年8月9日太原市区突降暴雨,发生12处塌陷,死亡4人,经济损失巨大;2003年1月7日太钢25宿舍区发生地面塌陷,楼房垮塌,180户居民,500多人无家可归。人防办要组织开展全面的人防工程稳定性调查评价,划定不稳定地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在我省,危害最大的是采空塌陷,特别是采煤塌陷。大同、宁武、河东、西山、霍西、沁水六大煤田地区,分布与之相当的铝土矿区,中条山铜矿区,临汾铁矿区、繁峙金矿区以及各类建材矿区等都是矿区地质灾害调查和预防的重点。
  大同煤田地区应重点预防南郊区、新荣区、左云县、山阴县的矿区。宁武煤田应重点预防轩岗矿区、阳方口矿区、平朔矿区。河东煤田重点预防河曲、保德、柳林矿区。西山煤田重点预防万柏林区、古交市等地的矿区。霍西煤田重点预防汾西矿务局、霍州矿务局、孝义市、介休市等地的矿区。沁水煤田重点预防阳泉矿务局、潞安矿务局、晋城矿务局等地的矿区。中条山南麓的垣曲、平陆、芮城等地的矿区。
  上述矿区除注意预防由于采矿引起的塌陷、裂缝、山体开裂、滑移、滑坡等灾害外,还应注意预防煤矸石、弃渣等固体松散堆积物在汛期引发泥石流,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受采矿影响的山区,更应密切注意,采取防范措施。
  新设立的矿山企业,采矿权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采矿方法和技术规范施工,根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落实相应的地质防灾害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其危害。老矿山企业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并进行有效的监测,制定防灾预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重要交通干线的防灾重点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