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山西省2003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3]14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山西省2003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四月十八日
山西省2003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省国土资源厅 2003年3月)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山多川少,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2%,境内沟谷发育、新构造运动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加之矿山开发、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严重影响了生态地质环境,形成了各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由采矿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裂缝、山体滑移、滑坡、水源枯竭、地下水污染等矿区地质灾害尤其严重,已经影响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2002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1起,其中地面塌陷与裂缝89起,崩塌3起,滑坡4起,泥石流6起,此外还有矿坑突水、煤层自燃、水源枯竭,以及过量抽取地下水和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其中与采矿主要是采煤有直接关系的地质灾害达97起。上述灾害估算经济损失总计达14349.5万元,死亡6人,伤2人,毁坏了大量耕地和房屋。矿山地质灾害常常造成水利工程损毁、交通中断、人畜饮水困难,引发大量的地质灾害纠纷案件,群众上访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
2002年发生的典型地质灾害有:3月,长子县色头煤矿矿区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40公顷土地损坏;5月16日,孝义市柱朴兑柱公路边坡发生崩塌,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2辆汽车报废,交通中断达4个月;6月25日,交城县西社镇米家庄暴雨诱发泥石流,冲毁农田、公路,致使交通中断;9月,晋城市泽州县金村由于煤矿采空发生地面塌陷,供水干渠损毁,大面积农田无法正常灌溉;10月,灵石县翠峰山庄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50余间房屋损坏,经济损失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