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培养人才。采取政府拨款、企业资助、社会捐赠和设立人才交流专项基金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培养各类项目急需的人才。
(五)拓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政策空间
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拓展政策空间。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抓好电子信息、汽车、石化、电力等高增长产业群的发展。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现代流通业和物流业的发展,鼓励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会计、法律服务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建立完善社区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业,繁荣旅游业,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在促进社会投资中拓展政策空间。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渠道和领域,鼓励外资投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在巩固东南亚和台港澳地区来闽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欧美日,吸引更多的台资,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我省投资。畅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试行特定区域的免收费政策。积极有效地做好项目推介工作,推出一批港口、铁路、公路、电厂、城市燃气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采取新的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投资。有针对性地向我省的上市公司推介有投资前景的项目。采取股份制改造、股权出让、发行建设债券、信托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利用社会投资。继续落实和创新保障工业用地和鼓励项目用地的优惠政策。
要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拓展政策空间。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省、市两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采取股份制、融资性租赁、嫁接改造、兼并联合等方式,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促进竞争性领域国有集体资产民营化和股份化,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
要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中拓展政策空间。要加大国有资本对公益性行业的投入力度,并从经营性行业逐步退出。通过出台促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扶持政策,采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措施,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建设和经营社会事业项目,新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创办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文化体育服务机构,促进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要在完善财政体制中拓展政策空间。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改变财政资金分散使用的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在扩大消费中拓展政策空间。进一步出台和落实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发挥行业协会开拓市场的作用,扩大闽货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和占有率。大力发展地区性特色会展活动,培育和提升一批特色专业市场。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改善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质量。积极培育旅游、汽车、电信、住房、教育、健身等消费亮点。
(六)改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服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