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意见

  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康和医疗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建设,建立适应城乡不同特点、覆盖面广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遵循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与企业分开、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化进程。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做强做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建设好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形成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经济圈和闽东南沿海城镇密集带,加快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市的中心城市建设。扶持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县(市)发展城市联盟,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山区经济结构,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山区与沿海的发展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加强堤防工程、蓄水防旱工程、洪水预警预报、水利工程除险保安、沿海防护林工程、重要江河生态林保护、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渔港(避风港)防御、农林水产病虫害和疫情防治、防震减灾等“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和排涝工程,大力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打井抗旱、山地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和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卫生设施。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按照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六大体系的要求,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整治。加快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以及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
  (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大力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项目,不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再就业的扶持政策,继续改善创业环境,发挥非国有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好社区建设规划,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区服务项目,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启动和实施金保工程,建立健全独立于企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并把灵活就业人员按自愿、灵活、低标准的原则纳入社会保险。争取到2005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0%和75%。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