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拍卖、转让、股份制改造等途径,推进县属中小企业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减少财政供养人口。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集体林权、小型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等方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建立经济共同体。积极发展民间性、自律性的农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立足我省区位优势,主动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分工与协作,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省外资金,拓展闽货市场,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把握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机遇,加强闽台港澳经贸合作。继续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领域、投资股份比例和经营范围。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全面改制,鼓励支持企业自营出口。加快农产品等综合标准化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认可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商品检测网络,积极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努力扩大出口。
  7、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项目,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区域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办经济实体,开展实用技术服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提高“两基”,推进“双高普九”,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努力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的培养。加大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努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基层文化繁荣。改善乡村卫生服务设施,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坚持选派科技副县长、专家服务团的制度,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县(市)之间的合作机制,完善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引进和培养,以人才推动项目引进,促进项目与人才的良性互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