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拓宽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4、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立足各地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产业。主动接受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主动参与大公司、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努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一批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和产业配套型的工业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托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各县(市)要按照规划,集中安排工业项目,发挥聚集效应。鼓励市、县、乡工业联合集中发展。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要力争高于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逐步确立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形成沿海与山区分梯次推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新格局。
  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山海资源综合开发,培育各具特色的效益农业和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林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制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全省农村劳动力每年转移30万人以上,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加速工业化。以完善功能、吸纳人口、扩大规模为发展方向,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突出县城的中心地位,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注重实效,与企业的合理集聚、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重点发展中心镇,积极调整撤并部分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的小乡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村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县级市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加快城镇化进程。
  5、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强做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设区的市政府要集中精力谋划中心城市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城市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加强对县(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促进区域分工合作。支持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县(市)不受行政区划限制采取城市联盟建设的方式,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逐步实现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经济、交通和环保等一体化。条件具备的设区的市可根据全省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设区的市城市化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要与全省经济布局、中心城市发展相衔接,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推进山海协作,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