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信息应注明来源。
6.注意事项。报送信息的计算机时间要调试准确,避免收不到信息或信息遗漏。
三、2004年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国民经济发展及运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执行情况;根据市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工作任务、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成效;省十项“民心工程”贯彻落实情况;全市及各部门、各行业经济发展及运行;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执行;对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包括对当前经济形势认识、对市政府采取的措施的反应、做出具体部署和有关建议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反走私等;经济运行动态,包括煤电油等工业品供应情况,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供求变化;节假日食品安全供应等方面情况。
(二)经济结构调整及重点项目情况。各重点地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信息化促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情况;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等骨干和战略性项目建设情况;发展服务业,建立区域性信息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商贸中心措施;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进展;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效,加快产权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个体、私营,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情况。
(三)解决“三农”问题情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动态、预测、效果;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村“五通”工作进展;中心镇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县域经济;农民权益,建立并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减负;农业生产、农产品价格波动;粮食收购、粮食库存和粮食安全等方面情况。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情况。城市土地有效管理,完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高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完善市政道路交通路网、交通枢纽站场和停车场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建设高效、快捷、立体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污水处理等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全面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安全放心”和城市防灾减灾等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和事权下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情况。
(五)体制创新情况。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机制,建立企业长效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加快产权改革,搞活中小企业;繁荣市场、增强市场配套和集散功能;改进金融服务、强化金融监管,完善税制、改革农村税费,培育健全的中介服务机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审批制度等方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