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南明河的义务,对损坏设施、污染水体、破坏绿地等危害南明河环境的行为,应当劝阻和举报。
  单位和个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保护南明河的活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公布24小时开通的举报电话和受理范围。接到举报后,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查处;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转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在处理决定作出后3日内,向举报人反馈。
  对举报的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七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完善城市排水、污水处理设施,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排水设施有效使用。
  有关管护单位应当及时疏通、修复堵塞和损坏的截污沟,打捞河道漂浮物,清理淤积污泥,清除两岸垃圾。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对运营、管护和作业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南明河保护范围内的水质进行监测,每月公布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应当包括各监测点上一个月和上一年度同期水质监测结果的比较。
  第九条 向截污沟排放污水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控制和削减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应当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达标的,予以关停。
  应当设置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的单位,必须按照标准设置。
  第十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到达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扩建、自建供水设施;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应当由城市供水企业按照计划并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所需工程费用由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承担。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在南明河保护范围内投资开发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规划要求;
  (二)不影响行洪、排水;
  (三)不污染水体;
  (四)不损坏河道及其附属的水利、市政、绿化等设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