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集体合同的签订
第七条 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
(五)劳动安全卫生;
(六)职业技能培训;
(七)劳动纪律;
(八)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九)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十)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十一)集体合同的期限;
(十二)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
(十四)违约责任;
(十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职工推举代表与企业签订。
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为1至3年。
第九条 企业或者职工代表一方均有权书面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一方提出后,双方应当在15日内就签订集体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协商,至迟不得超过30日。
双方从第一次协商至签订集体合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十条 参加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一方3至10人,并各自确定1名代表为首席协商代表。
企业工会主席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分别担任职工一方与企业一方的首席协商代表,因故不能担任的,应当书面委托1名代表担任。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职工一方的其他协商代表应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由所在地的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指导企业职工民主推举,并获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后产生,首席协商代表由全体代表推举。
由多民族职工组成的企业和女职工较多的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中应当有相应民族的代表和女代表。
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由企业确定。
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即应当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的,有关一方应当重新推举或确定新的代表,并通知另一方。
第十一条 参加协商的双方代表均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关的真实情况和所需资料,有关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双方代表应当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