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皖政[2003]5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实行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行业化管理,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切实推进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是:按照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根据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确立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水产、茶叶、蔬菜、棉花、中药材、茧丝绸等十大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围绕上述十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柱,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中小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群。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粗加工以上)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其中,粮食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60%;水果由5%提高到10%;蔬菜由8%提高到15%;肉类由5%左右提高到8%;水产品由1%提高到5%。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达到585万户,户年均来自主导产业收入达到1270元左右。建立健全以生产要素市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市场体系和现代电子信息网络。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工作指导和协调体系。
  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中心环节
  (一)培育大市场。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齐抓,建好有形市场,用活无形市场。本着大中小市场结合,产地销地市场结合,网上交易、会展经济、合同销售、代理、连锁、配送等营销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蔬菜批发市场、蒙城柳林黄牛批发市场、临泉山羊交易市场、颍上南照粮食批发市场、砀山皖北水果批发市场、霍山黄芽茶叶批发市场、六安白鹅及羽绒批发交易市场、淮南夏集大米批发市场、蚌埠王庄花生批发市场、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县蔬菜批发市场、繁昌娥桥茶叶批发市场、芜湖米市、池州水产品批发市场、芜湖水产品批发市场、巢湖水产品批发市场、宣州家禽批发市场、黄山茶叶批发市场等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尽快培育一批了解国际市场、善于从事国际贸易的龙头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瞄准欧、美以及亚洲、南美、独联体等一些国家的市场,扩大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鼓励省内具有竞争优势、生产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贸易。
  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使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业”,将政府服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等连接起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户提供供求价格、市场动态、新品种、新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以开拓上海农产品市场为中心,架起我省农产品与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及国际市场的桥梁。发展会展经济,重点办好以“皖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展示展销会”为主的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营销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针对我省农产品的重要目标市场,开辟若干条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