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创建
国家卫生城市规划纲要的通知
(穗府办[2003]48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驻穗各单位:
《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纲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纲要
目录
一、前言
二、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指标、申报条件及程序
(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要考核指标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及申报程序
三、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二)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动力
(三)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存在的差距
四、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加强市政基础建设,完善卫生设施配套
(二)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市卫生水平
(三)着眼为老百姓办实事,切实解决一批社会大卫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四)落实城市管理职能,强化日常卫生工作
(五)开展卫生城区创建活动,力争2004年上半年各区基本达标
(六)完善创卫相关资料,全面展示创卫成果
五、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步骤和阶段计划
(一)全面实施阶段(2002年12月至2003年9月)
(二)整改提高阶段(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
(三)巩固及迎检阶段(2004年4月至2004年6月)
六、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创卫的工作运作机制
(二)实施创卫专项目标责任制
(三)加强创卫业务指导,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营造创卫氛围和声势,发动全民参与
一、前言
为了贯彻
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改善城市卫生面貌,增强人民健康,1989年起,全国爱卫会组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创卫)活动。这项活动对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提高城市总体卫生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开展创卫活动以来,全国已有杭州、福州、成都、大连、厦门等50多个城市经考核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上海、南京等特大城市开展了分区创卫达标活动,并有若干城区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区。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中山、惠州、肇庆也先后迈进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其中大连、厦门、张家港、中山、深圳、珠海等城市在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又分别获得了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多种荣誉,成为城市中的样板。这些城市吸引了一大批国外和港澳台的投资商前来落户,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1992年始,全国爱卫会在组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同时,在省会市、计划单列市、直辖市中先后开展了4次全国城市卫生综合检查评比活动(俗称国检),评选全国卫生先进城市。通过城市卫生综合检查评比,大多数城市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把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走上以提高大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治理的道路,推动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1998年底,全国爱卫会召开第十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全面总结了创卫和国检的历史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不再评选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但仍然保留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并重新修订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及管理办法》,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指导、自愿参加的原则,推进创卫活动。国家卫生城市不搞终身制,实行淘汰制,为创卫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
广州的创卫活动起步于1990年,历时10多年。通过创卫活动,推动我市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市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了积极而又重大的作用。根据我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和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市对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整治并举,改善城市卫生的长效管理,提升广州市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迈入21世纪,广州城市建设管理及社会大卫生水平要与时俱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到2004年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下简称“三创”)的奋斗目标。“三创”活动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三创”的内容要求相通,部分指标互为条件。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前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一些指标同时也是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而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又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先决条件。为了把“三创”活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共同朝着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城市的目标迈进,制定此创建规划纲要。
二、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指标、申报条件及程序
(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主要考核指标。
1.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必须先获得省卫生城市的命名,同时必须具备以下5个基本条件:
(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0%;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平方米;
(4)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TSP):北方城市≤0.350毫克/立方米,南方城市≤0.250毫克/立方米;
(5)城区除四害标准有3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
2.《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包括9大项目65条基础指标:
(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共6条,包括爱卫委员部门责任制、日常管理、组织机构、检查评比、管理法规。
(2)健康教育共7条,包括健教机构、控烟工作、学校、医院、社区、传媒以及公共场所健教情况。
(3)市容环境卫生8条,包括环卫规章制度、清扫保洁、垃圾粪便处理、公厕建设与管理、市容市貌、绿化美化、集贸市场及建筑工地管理等。
(4)环境保护9条,包括大气总悬浮微粒、饮用水源水质、噪声、烟尘控制、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城市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
(5)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7条,其中公共场所卫生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旅馆、理发美容、影剧院、游泳场等单位及从业人员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包括自来水厂、二次供水设施、水质监测等。
(6)食品卫生8条,包括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证照、生产设施流程、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等。
(7)传染病防治8条,包括传染病法规、监督机构、医疗免疫、疫情预防控制等。
(8)城区除四害4条,包括除四害经费、用药情况、防制措施、密度监测和日常工作。
(9)单位和居民区卫生8条,包括卫生、健教制度、室内外卫生、环卫设施、无“六乱”以及单位食堂卫生、室内控烟等。
上述国家卫生城市的9大项目65条指标,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即《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量化的硬性指标,要求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前自查合格并且必须在国家卫生城市现场考核中达到;定性指标是指属于综合评定的指标,由国家卫生城市考核组专家通过现场检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评定(具体指标要求见附表1)。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及申报程序。
市委、市政府曾经在“八五”计划中提出“把广州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目标,创建活动开始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日程。1992年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创建活动正式实施。1997年曾经改为以城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区。2000年根据市领导指示和广州的实际情况,停止创建国家卫生城区,重申全市范围开展创建活动,决定一步到位把广州建成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创建实践。根据全国爱卫会《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办法》,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程序必须经本市自查自评合格、省级调研审核合格,最后由全国爱卫会组织考核鉴定及命名。
自查自评合格:申报城市经过自查,认为各项指标均已达到《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由该市爱卫会向省爱卫会提出书面申请。
省级调研考核:省爱卫会组织对申报城市进行调研,并对其进行严格审核认可合格后,向全国爱卫会推荐。全国爱卫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适时组织调研和暗访。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及命名:全国爱卫办对于具备考核条件的申报城市,将在调研和暗访3个月后进行考核鉴定。经考核鉴定已达到《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城市,全国爱卫会予以命名表彰。国家卫生城市不是终身制,全国爱卫办将不定期组织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城市,将给予通报批评甚至撤销荣誉称号。
三、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城市的区位与环境优势。
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范围为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濒临南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是丘陵,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市内水网纵横,东江、北江、西江在此汇合,珠江穿市而过。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8℃,平均湿度77%,年平均降雨量为1736.1毫米,年平均日照1438.8小时,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常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色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凸显出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自然优势。
广州是经济发达省份广东省的省会。既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又是华南的中心城市。广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广州)。现辖10个行政区和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0多万,暂住人口300多万人,流动人口300多万。2000年6月,番禺、花都两县级市撤市设区后,广州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已制订了《广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战略规划纲要》,形成了“拉开建设、优化布局、新区先行、带动老区”的新思路;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方针,明确广州东南部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拉开了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提出了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城市的目标。这些新的举措,将进一步发挥广州区位与环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