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有效地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5、“十五”期间到2010年,全省职业教育以实施三项工程为载体,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实现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的目标和任务。
实施示范校建设工程。在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校基础上建设2—3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8—1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5—30个示范性专业点,以带动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基本达到1:1的比例。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到“十五”末,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7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11万毕业生。
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加强对城市从业人员、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鼓励职业学校面向失业人员和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使全省每年培训在职职工达到35万人次,每年为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使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培训工程。在农村围绕种源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的创建和农业结构优化,实施“燎原计划”,全面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开展致富新技术培训和现代农业经营、经销岗位培训,培养一批精通技术、善于经营、懂得管理的现代农民,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万人次。
二、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6、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建立省级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并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职业教育的相关工作。